您好,歡迎進入hth下载链接網站!
產品列表

—— PROUCTS LIST

技術文章Article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與保養

生物顯微鏡的使用與保養

點擊次數:1471 更新時間:2019-02-20

一、生物顯微鏡的使用

  (一)使用環境與(yu) 工作習(xi) 慣

  1、使用環境

  顯微鏡的工作場所應當清潔、幹燥、無震動、無腐蝕性氣體(ti) 存在。

  2、工作習(xi) 慣

  (1)台麵和凳子的高度要適當。

  (2)鏡檢時,即便用單目顯微鏡,也須兩(liang) 眼同時睜開,用左眼觀察。以便右眼繪圖或記錄。如一隻眼睜,一隻眼閉,眼睛容易疲勞,無法久看。工作時間較長時,可兩(liang) 眼輪流觀察。

  (二)使用前的準備

  1、光學係統的安裝

  對新購或已經卸掉光學係統的顯微鏡,使用前必須先將顯微鏡安裝起來。安裝時,為(wei) 了防止向下掉灰塵,應按照先上後下的順序,即按照目鏡、物鏡、聚光鏡、反射鏡的順序來安裝。圖10-3-1為(wei) 顯微鏡的安裝圖。箭頭所示為(wei) 光學元件的安裝位置。

  安裝物鏡時,應先將鏡筒升高或載波物台下降,使轉換器與(yu) 載物台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握往物鏡,把它放入轉換器的螺絲(si) 口處,先略向反時針方向旋轉,待物鏡配上絲(si) 紋後,再按順時針方向旋入,旋至中等程度鬆緊即可。安裝物鏡時,應根據物鏡的放大倍數,從(cong) 小到大順時針安裝。轉換物鏡時,不要用手推著物鏡旋轉,那樣會(hui) 使物鏡的光軸歪斜。用手捏著轉換器的轉動盤旋轉,或用手扶著與(yu) 物鏡轉換器銜接處的滾花外圓旋轉。

  目鏡和物鏡裝好後,再將聚光鏡插入載物台下麵的聚光器支架內(nei) 。插入的高度應使聚光器升至高時,聚光鏡上透鏡的端麵稍低於(yu) 載物台的平麵,以免載玻片與(yu) 聚光器的鏡頭相碰。然後,將聚光器的固定螺絲(si) 旋緊。對非電光源的顯微鏡來說,後要把反射鏡插入聚光器下麵的插孔內(nei) 。

  2、校正光軸

  校正光軸的意義(yi) 在於(yu) 使物鏡、目鏡、聚光鏡的主光軸和可變光欄的中心點重合在一條直線上。所以又叫做合軸調節或中心調節。如果光軸歪斜,會(hui) 使像差增大,分辨率和清晰度都要下降。

  檢查方法是將可變光欄開至大,把低倍物鏡旋入光軸,降低鏡筒,使物鏡與(yu) 載物台之間的距離小於(yu) 該物鏡的工作距離(5mm以下)。不放標本,調節反射鏡的角度,使視場亮;或調節光源燈的亮度,使視場明暗合適。

  然後,拔掉目鏡,直接從(cong) 鏡筒中觀察。一邊把可變光欄慢慢縮小或打開數次,當光欄關(guan) 至小時,光欄的像(此時隻有一點點)應正好落在物鏡通光孔的中心。當光欄開大到一定程度時,光欄孔的像應正好與(yu) 物鏡通光孔的黑圈相重合。若符合上述兩(liang) 個(ge) 條件,說明它們(men) “合軸”。否則,就需要調整。

  目鏡和物鏡都是固定的,無法進行調整。合軸調節主要是調整聚光鏡的位置。有些顯微鏡聚光器支架兩(liang) 旁有兩(liang) 個(ge) 光軸校正螺絲(si) ,調節這兩(liang) 個(ge) 螺絲(si) ,即可合軸。另一種聚光器是由框架上三個(ge) 相隔120°的螺絲(si) 支持住,其中一個(ge) 裝有彈簧,可以伸縮;另外兩(liang) 個(ge) 螺絲(si) ,可以旋動。調整這兩(liang) 個(ge) 螺絲(si) ,便可合軸。

  顯微鏡的光軸校正好後,如果沒有拆下聚光器或其它特殊原因,不必經常校正。

  3、準備好標本

  準備好高質量的標本備用。

  (三)反射鏡、聚光器的使用方法和對光方法1、調光

  對采用反射鏡的的顯微鏡,一般都使用平麵反射鏡去反射太陽的散射光。隻有在光線不足或窗外有幹擾時,才使用凹麵反射鏡。

  采用電光源的顯微鏡,將光亮調合適即行。

  2、聚光器的用法

  (1)聚光器高度的調節 一般的聚光鏡,在平行光照射的情況下,其焦點落在它上端透鏡平麵中心上方約1.25mm處。當使用高倍鏡或油鏡時,由於(yu) 放大率大,鏡像亮度小,需要較強的照明。因此,應把聚光器升至高,以便使聚光鏡的焦點正好落在標本平麵上。但在使用低倍物鏡時,可將聚光器適當下降。

  (2)可變光欄的用法 可變光欄起兩(liang) 個(ge) 作用。一是控製射向標本的光通量;二是改變聚光器的數值孔徑。在這兩(liang) 個(ge) 作用中,後者是主要的。為(wei) 了使物鏡的分辨率得到充分的利用,從(cong) 原則上說,聚光器的數值孔徑應與(yu) 物鏡的相同。否則,分辨率或清晰度會(hui) 受影響。

  3、對光方法

  對電光源顯微鏡來說,使用時,隻要將光調節在合適的亮度即行。不需要進行對光。但對使用自然光的低檔顯微鏡來說,要想獲得良好的觀察效果,必須充分利用照明光線。因此,鏡檢之前應先對光。對光時,將低倍鏡旋入光軸,聚光器適當升高,可變光欄開至大。然後,從(cong) 目鏡中觀察,同時轉動反射鏡,直至視場明亮、清晰為(wei) 止。如果利用自然光,則盡量躲避窗框和窗外樹枝的幹擾。

  (四)物鏡的正確調焦

  對光完成後或調節合適光亮後,升高鏡筒或降低載物台,將標本玻片夾在移動器即標本夾上,並將欲檢查的部分移至載物台通光孔的中央,然後開始調焦。

  無論作何種檢查,均應從(cong) 低倍鏡開始。調焦時,先用粗動手輪將鏡筒下降,使低倍鏡的前透鏡與(yu) 蓋玻片之間的距離略小於(yu) 該物鏡的工作距離(5mm以下)。為(wei) 了避免物鏡壓在標本玻片上,可從(cong) 側(ce) 麵窺視。然後,一邊從(cong) 目鏡中觀察視野,一邊利用粗動手輪將鏡筒徐徐上升,待初見物像後,改用微動手輪作精細調焦,直至物像清晰為(wei) 至。低倍物鏡的視場大,有利於(yu) 觀察標本的全貌。也可利用移動器或縱、橫向調節手輪尋覓所觀察的目標。如有必要,可將尋得的目標移至視場的中心,為(wei) 高倍鏡觀察作好準備。

  從(cong) 低倍物鏡轉換為(wei) 高倍物鏡時,如果物鏡是顯微鏡的原配,所用的載玻片、蓋玻片又符合標準,一般都可以進行“等高轉換”。即轉換後,隻要稍微調節一下微調旋鈕,即可看到清晰的圖像。但油鏡不強求齊焦,先將鏡筒升高後再轉換,後按低倍鏡的調焦方法重新調焦。

  使用油鏡的方法如下:先將鏡筒升高,取下標本玻片,稍稍降低聚光器,並在聚光器的鏡頭上滴兩(liang) 滴香柏油(油中不應有氣泡。如有,可用小木簽除去),再將標本玻片放回原處,把聚光器升高,使載玻片的底麵與(yu) 香柏油接觸。這樣,就完成了聚光鏡的油浸。接著,在蓋玻片上滴上1滴香柏油。然後從(cong) 側(ce) 麵窺視,利用粗調使鏡筒盡量下降,直至油鏡的前透鏡浸沒在香柏油中(但尚未接觸玻片),這樣,又完成了物鏡的油浸。然後,一邊從(cong) 目鏡中觀察,一邊利用微動手輪將鏡筒緩緩上升(注意不要擰錯了方向,壓碎蓋玻片),直至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像為(wei) 止。

  聚光鏡的油浸,還可以采用另一種滴油方法:即不直接把油滴在聚光器的鏡頭上,而是把載玻片翻過來,將油滴在載玻片的底麵上,然後再翻過去,對準放置於(yu) 聚光器上麵,再使聚光器上升,來完成聚光器的油浸。這種方法雖然不那麽(me) 順手,但比較安全。有些人使用玻璃棒直接與(yu) 聚光鏡接觸來塗抹香柏油,這種方法容易劃傷(shang) 鏡片,不宜采用。

  在使用油鏡時,允許在聚光鏡與(yu) 標本之間不加香柏油,即聚光鏡上仍以空氣為(wei) 介質,但這會(hui) 犧牲物鏡的分辨率。

  如用油鏡觀察後,如又需要轉回高倍物鏡觀察,應將蓋玻片上的油擦去,以免沾汙高倍物鏡。但聚光器上的油可以不擦,隻要把光欄適當縮小一點即可。

  油鏡使用完畢後,要及時將香柏油擦拭幹淨。鏡頭上可先用幹淨的擦鏡紙擦1~2次,把大部分的油擦掉。然後用二甲苯滴濕的擦鏡紙擦兩(liang) 次,後用擦鏡紙擦幹淨即行。聚光鏡的擦拭方法與(yu) 此相同。如標本需要保存,玻片上的香柏油可用“拉紙法”擦拭幹淨。即將擦鏡紙複蓋在玻片上,在紙上滴上一滴二甲苯,趁濕將紙條平拖著往外拉,連續幾次即可擦幹淨。

版權所有 © 2025 hth下载链接  ICP備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