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紅外熱像儀使用注意事項四個要點
紅外熱像儀(yi) 使用注意事項
1、確定測溫範圍:
測溫範圍是熱像儀(yi) 重要的一個(ge) 性能指標。每種型號的熱像儀(yi) 都有自己特定的測溫範圍。因此,用戶的被測溫度範圍一定要考慮準確、周全,既不要過窄,也不要過寬。根據黑體(ti) 輻射定律,在光譜的短波段由溫度引起的輻射能量的變化將超過由發射率誤差所引起的輻射能量的變化,因此,用戶隻需要購買(mai) 在自己測量溫度內(nei) 的紅外熱像儀(yi) 。
2、確定目標尺寸:
紅外熱像儀(yi) 根據原理可分為(wei) 單色測溫儀(yi) 和雙色測溫儀(yi) (輻射比色測溫儀(yi) )。對於(yu) 單色測溫儀(yi) ,在進行測溫時,被測目標麵積應充滿熱像儀(yi) 視場。建議被測目標尺寸超過視場大小的50%為(wei) 好。如果目標尺寸小於(yu) 視場,背景輻射能量就會(hui) 進入熱像儀(yi) 的視聲符支幹擾測溫讀數,造成誤差。相反,如果目標大於(yu) 熱像儀(yi) 的視場,熱像儀(yi) 就不會(hui) 受到測量區域外麵的背景影響。
3、確定光學分辨率(距離係靈敏):
光學分辨率由D與(yu) S之比確定,是熱像儀(yi) 到目標之間的距離D與(yu) 測量光斑直徑S之比。如果測溫儀(yi) 由於(yu) 環境條件限製必須安裝在遠離目標之處,而又要測量小的目標,就應選擇高光學分辨率的熱像儀(yi) 。光學分辨率越高,即增大D:S比值,熱像儀(yi) 的成本也越高。確定波長範圍:目標材料的發射率和表麵特性決(jue) 定熱像儀(yi) 的光譜響應或波長。對於(yu) 高反射率合金材料,有低的或變化的發射率。在高溫區,測量金屬材料的較佳波長是近紅外,可選用0.18-1.0μm波長。其他溫區可選用1.6μm、2.2μm和3.9μm波長。由於(yu) 有些材料在一定波長是透明的,紅外能量會(hui) 穿透這些材料,對這種材料應選擇特殊的波長。如測量玻璃內(nei) 部溫度選用1.0μm、2.2μm和3.9μm(被測玻璃要很厚,否則會(hui) 透過)波長;測量玻璃內(nei) 部溫度選用5.0μm波長;測低溫區選用8-14μm波長為(wei) 宜;再如測量聚乙烯塑料薄膜選用3.43μm波長,聚酯類選用4.3μm或7.9μm波長。厚度超過0.4mm選用8-14μm波長;又如測火焰中的CO2用窄帶4.24-4.3μm波長,測火焰中的CO用窄帶4.64μm波長,測量火焰中的NO2用4.47μm波長。
4、確定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表示紅外熱像儀(yi) 對被測溫度變化的反應速度,定義(yi) 為(wei) 到達後讀數的95%能量所需要時間,它與(yu) 光電探測器、信號處理電路及顯示係統的時間常數有關(guan) 。如今紅外熱像儀(yi) 的反映速度都很快。這要比接觸式測溫方法快得多。如果目標的運動速度很快或測量快速加熱的目標時,要選用快速響應紅外熱像儀(yi) ,否則達不到足夠的信號響應,會(hui) 降低測量精度。然而,並不是所有應用都要求快速響應的紅外熱像儀(yi) 。對於(yu) 靜止的或目標熱過程存在熱慣性時,紅外熱像儀(yi) 的響應時間就可以放寬要求了。因此,紅外熱像儀(yi) 響應時間的選擇要和被測目標的情況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