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列表
—— PROUCTS LIST
生物顯微鏡的維護和保養
點擊次數:1546 更新時間:2021-09-27
1、理想的清潔工具及清潔液的配製
清潔工具包括吹氣球,清潔液,棉花與軟木棍,擦鏡紙,軟紗布,放大鏡(可用目鏡代用)。
清潔溶液為分析純酒精,分析純。其中,無水乙醇占30%、占70%。
考慮到容易揮發,造成混合液比例改變,影響清潔效果,所以現配現用。不推薦用1**%*和二甲苯。因為1**%*清潔後容易留下痕跡,二甲苯不僅容易留下痕跡,而且對鍍膜的傷害較大。
2、光學部件的擦拭方向及清潔步驟
擦拭透鏡前一定要先除去灰塵沙礫,以免使鏡劃起溝紋影響使用效果。先用吹氣球或者吹氣吹掉表麵的塵土顆粒,結合軟毛刷輕輕吹刷,然後再用擦鏡紙醮取清潔液進行擦拭。
3、光學部件的維護
①生物顯微鏡光路汙染判斷
當生物顯微鏡光源開啟時,將高倍物鏡轉入光路,放上標本聚焦,將聚光鏡的孔徑光瀾關小,再移開標本,通過目鏡觀察,光路中的汙點將出現。這些汙點可能存在於以下光學部件,目鏡、物鏡、觀察筒、或者一些中間光學組件中。可以單獨旋轉目鏡或者物鏡來判斷汙點,當單獨旋轉目鏡或者物鏡時,汙點轉動,那麽汙點是在目鏡或者物鏡上,此時我們可以進一步拆卸目鏡和物鏡進行檢查並清除。如果轉動目鏡和物鏡時,汙點不動,那麽汙點可能在觀察筒和中間光學組件中,此時我們可以轉動觀察筒來判斷,同樣我們也能找出汙點所在並清除。
②目鏡和物鏡表麵髒物檢查
拆下目鏡,逆著光的方向並不斷改變觀察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物鏡表麵是否有汙物。
當物鏡有汙物時,由於物鏡頂端的透鏡很小,往往肉眼很難分辨,可以拆卸一個目鏡,調轉一個方向則可當成放大鏡使用,通過放大以後,物鏡表麵的汙點將清晰可辨,然後清除。
③黴菌檢查
溫度為20~30℃,濕度為80~90%是Z適於透鏡表麵生長黴菌的條件。生物顯微鏡的光學表麵都有防黴係統。一般有效期大約在5~6年左右(惡劣環境下3年),超過6年以後,防黴係統會失效。此時,應該重新放置防黴片,否則,實驗室條件差的生物顯微鏡會開始長黴。黴菌會分泌有害物質腐蝕玻璃表層的鍍膜層,黴菌密度大時危害特別大,這樣會嚴重危害生物顯微鏡的光學性能。
生物顯微鏡光路出現黴菌時,應該盡早除黴並更新防黴係統,安放防黴片,否則黴菌將會越長越曆害,Z終導致光學部件脫膜。當黴菌出現時,常規的清潔液(酒精和混合液)將無法去除,此時需要專門的除黴膏才能*清除。
4、機械部件
在生物顯微鏡日常使用中還會遇到載物台下滑現象,以及無法成像等現象,這些問題,如果了解生物顯微鏡的機械構造的話,那麽就容易解決了。載物台下滑問題,都有粗調鬆緊度調節鈕,隻要適當調節就能解決問題。如果通過此調節沒法解決,那麽調焦機械部分有可能損壞。
由於大部分生物顯微鏡有保護標本和鏡頭的Zgao限位裝置,所以在使用時容易疏忽該限位裝置,造成生物顯微鏡無法成像。
5、電路部件
生物顯微鏡還有很多電路部件,例如燈泡、電路板、保險絲等。日常使用中,燈泡是消耗品,當燒壞時,需要更換燈泡,一般看看生物顯微鏡說明書,就可以進行更換和對中調節。但是當更換燈泡時需要注意,不同型號的生物顯微鏡的燈泡的規格和功率不一樣,當安裝上規格不一致的燈泡時,會導致燈泡燒壞或者電路板燒壞。順便提醒一下,在更換燈泡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其次手指不要接觸燈泡,因為手指有油脂,會在燈泡上留有油脂指紋,時間長了會累積灰塵,當燈泡累積了灰塵後,長時間開啟不宜於燈泡散熱,這樣會減短燈泡的壽命。
下一篇:選購熒光顯微鏡要掌握的知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