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hth下载链接網站!
產品列表

—— PROUCTS LIST

技術文章Article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相分離與顯微成像的特點

相分離與顯微成像的特點

點擊次數:1157 更新時間:2022-06-16

相分離/相變

(Phase separation,Phase Transition)

相分離/相變是近幾年生化、細胞生物學新興(xing) 且十分火熱的研究領域。Hyman和Brangwynne 2009年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wei) :Germline P granules are liquid droplets that localize by controlled dissolution/condensation 的文章,提出了細胞內(nei) 通過“相分離",可以提供一種特定的方式讓細胞內(nei) 的特定分子聚集起來,從(cong) 而在“混亂(luan) 的"細胞內(nei) 部形成一定“秩序",為(wei) 困擾了大家多年的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分離或相變(Phase separation,Phase transition)描述的是細胞裏不同成分間相互碰撞、融合形成液滴,從(cong) 而使一些成分被包裹在液滴內(nei) 、一些成分被阻隔在液滴外的現象,就如同水油相混,細胞裏的不同成分也會(hui) 相互分離,形成液滴,這就是相分離。後續的大量研究也讓生物學家發現相分離在細胞生物學中無處不在。2011年,Hyman, Mitchison 和 Brangwynne又發現核仁有液滴現象,後續研究相繼發現RNA和蛋白質分子間存在較弱的作用力,形成液滴類的物質、蛋白質-蛋白質存在相分離現象;至2018年CNS上已發表十幾篇重要級文章證實相分離的廣泛存在和重要性。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png

 

圖1. 細胞內(nei) 的油滴藝術 
 

細胞內(nei) 的相分離

細胞中存在各種無膜結構的細胞器:顆粒、核仁、Cajal bodies、stress granules、miRISC及突觸的細胞骨架等,相分離廣泛發生於(yu) 各種成分之間。
 

蛋白質或RNA分子

蛋白質或RNA分子間的物理作用力可以使它們(men) 相互分開或聚集。一旦分子達到一定濃度,它們(men) 就會(hui) 發生相分離,相似的成分聚集在一起加速生物學反應(類似於(yu) 相似相容),或者隔離無關(guan) 的分子。
 

細胞膜上的信號傳(chuan) 遞

在神經細胞中,細胞間進行信號傳(chuan) 遞時,蛋白質在連接處的聚集和相分離是保證細胞間信號傳(chuan) 遞正常進行所必需的。
 

DNA折疊包裝

在細胞核中,相分離幫助壓縮折疊不使用的DNA並抑製其活性。一些可能與(yu) 轉錄相關(guan) 的蛋白被阻隔在外。
 

液滴成為(wei) 障礙 

在肌萎性脊髓側(ce) 索硬化症中,分離成液滴的蛋白質會(hui) 逐漸凝結、變硬,形成有害的固體(ti) 物質。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1.png

圖2. 細胞內(nei) 的相分離

相分離的主要應用

隨著相分離的研究逐漸增多,研究人員發現相分離在無膜器官的形成、信號轉導、細胞骨架、超分子組裝、基因激活等方麵起著重要作用,相分離異常可能導致如神經退行性疾病、腫瘤、衰老等。
 

神經退行性疾病

在肌萎側(ce) 索硬化(ALS) (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 中觀察到“相分離",發現FUS蛋白和hnRNPA1在ALS中形成液滴,液滴粘性逐漸變強,最終形成纖維狀的固體(ti) ,在ALS中異常沉積。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內(nei) 異常沉積的tau蛋白也存在相分離,相分離可能是tau蛋白聚集的初始觸發因素。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2.png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3.png

 

圖3. FUS蛋白相分離作用圖解;FUS蛋白相分離熒光圖像
 

腫瘤

分子病理學家Miguel Rivera和他的團隊發現了一種與(yu) 尤文氏肉瘤有關(guan) 的蛋白。這種蛋白聚集在與(yu) 腫瘤發生相關(guan) 的基因組附近時可激活致癌基因表達,而異常的相分離就可能促使這種蛋白在這些區域附近聚集。
 

細胞保護作用

Hyman和Alberti發現酵母細胞在低pH的壓力環境下,一些重要蛋白會(hui) 聚集成液滴啟動保護機製。當pH回升後,這些液滴會(hui) 分散開,細胞恢複正常的功能。
 

相分離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技術

研究相分離涉及的相關(guan) 步驟及技術有很多,首先通常會(hui) 用到體(ti) 外重構相分離,通過將目標物質表達純化,在體(ti) 外重構相分離的過程,證明存在相分離機製。其次,相分離研究的關(guan) 鍵是要證明所研究的目標物質(蛋白、RNA等)存在動態可逆的聚集-解聚狀態變化,並且這一變化與(yu) 目標物質的功能有關(guan) 。因此如何證明這種動態變化狀態是關(guan) 鍵。
 

這一過程包括觀察相分離的技術以及影響和調控相分離過程的技術,如:顯微成像技術、光調控係統(OptoDroplets、CasDrop)、溶液渾濁度檢測、離心沉澱法、表麵張力測定(反毛細管速度+被動微流變學)、液滴內(nei) 部硬度測定(原子力顯微鏡或光鑷)、聚合物網格孔徑測定(熒光標記右旋糖苷)等。
 

顯微成像作為(wei) 觀察相分離的主要技術,在相分離中發揮著*的作用。按觀察方式主要涉及明場光學顯微鏡和熒光顯微鏡。明場顯微鏡中主要通過微分幹涉(DIC)、相差(PH)、偏光(POL)等方法觀察體(ti) 外、無標記的相分離溶液,可獲得液滴形成過程、大小及隨時間變化、液滴內(nei) 部纖維性或固態樣結構各項異性等結果。對於(yu) 體(ti) 外和體(ti) 內(nei) 熒光標記的研究對象,則采用熒光顯微鏡去觀察並獲取高分辨的液滴形成過程、大小及隨時間變化的熒光圖像,以及分子擴散性和液滴內(nei) 部分子擴散能力等研究。
 

明場顯微鏡

運用明場顯微鏡DIC或者PH的功能,可以獲得:

  • 液-液相分離形成的液滴,得到形成時間、輪廓大小、融合或裂變擴散等信息;

  • 隨著加入藥物處理,可觀察液滴大小變化、融合或者裂變擴散。

如圖4,在DIC明場顯微鏡模式下觀察隨時間變化,液滴形態大小的變化。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4.png

 

圖4. DIC明場顯微鏡觀察相分離隨時間的變化過程 
 

熒光顯微鏡

因其分辨率高,能夠清晰觀察靜態液滴輪廓邊界以及亞(ya) 細胞的分子結構(如圖5),對於(yu) 動態過程的采集,也能獲取更為(wei) 清晰的圖像,是相分離成像的主要觀察手段。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5.png

圖5. 小鼠胚胎幹細胞相分離免疫熒光圖像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6.png

 

圖6. HeLa細胞核中蛋白聚集、分離形成小液滴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

除了上述檢測液滴輪廓、大小,融合裂變、分子結構、定位等實驗外,在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上還可以進一步利用熒光漂白後恢複實驗(FRAP)檢測液滴中的擴散行為(wei) 。FRAP實驗原理是使用高強度激光將對選定區域進行漂白,然後觀測該區域熒光強度隨時間恢複的動力學過程。FRAP是非常有效的研究分子動力學變化的技術手段,它可檢測體(ti) 外和體(ti) 內(nei) 的相分離、可評估液滴內(nei) 部的同質性,具備激光功率可控、靈活照明控製、靈活選擇漂白區域等*優(you) 勢,在相分離研究中能發揮重要作用。基於(yu) 共聚焦顯微鏡的FRAP實驗除了可以獲取高分辨圖像,還能獲取動態的漂白恢複曲線信息(如圖7),更好地評估相分離中的動力學過程。

微信圖片_202111011604417.png

 

圖7. 基於(yu)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FRAP實驗研究相分離
 

如需觀察更為(wei) 微觀的納米結構,可以使用超高分辨共聚焦顯微鏡,實現50nm的解析精度,也可使用電子顯微鏡做進一步的結構分析。

 

版權所有 © 2025 hth下载链接  ICP備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