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科學儀器強國是成為科研強國的首要條件
【中國化工儀(yi) 器網 行業(ye) 動態】中國每年購買(mai) 國外科學儀(yi) 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yi) 元以上,先進精密儀(yi) 器幾乎被國外壟斷。科研儀(yi) 器何時才能實現“中國造”? 根據《中國科學儀(yi) 器行業(ye) 發展報告(2016)》統計數據,中國每年購買(mai) 國外科學儀(yi) 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yi) 元人民幣以上。我國所用的眾(zhong) 多科研儀(yi) 器尤其是先進精密儀(yi) 器幾乎被西方發達國家所壟斷。(《中國科學儀(yi) 器行業(ye) 發展報告(2017)》即將在4月15日“2018年第十二屆中國科學儀(yi) 器發展年會(hui) ”上發布) 放眼世界,現在的科技強國幾乎都是科研儀(yi) 器製造強國。中國要想成為(wei) 世界科技強國,加強先進科研儀(yi) 器的研發是繞不開的道路。隻有實現大量先進精密科研儀(yi) 器的“中國造”,中國科技的發展才能夠獲得更為(wei) 強勁的動力。 也許有人會(hui) 說,不就是科研儀(yi) 器嘛!隻要國外有製造,我們(men) 的科研人員想法設法買(mai) 過來使用就得了!科研儀(yi) 器作為(wei) 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成果,我們(men) 的確沒有理由拒之門外。合理采購還能大大加快我國科技發展的進程,避免走很多彎路,在部分領域甚至還能實現彎道超車。但先進的精密科研儀(yi) 器*依賴進口則會(hui) 導致我國科技發展出現更為(wei) 嚴(yan) 重的問題。 我們(men) 暫且不說一些國家出於(yu) 先進技術出口的限製,不會(hui) 賣給我們(men) 一些先進的科研儀(yi) 器,就是單純在科學研究方麵,很多科研儀(yi) 器的製造本身就和一些科學技術的原創性研究密切結合在一起,要麽(me) 是原創性科學原理、科學方法推動了相應科研儀(yi) 器的誕生,要麽(me) 是發明製造的科研儀(yi) 器,開啟了科學研究一個(ge) 全新的時代。 這不管是上個(ge) 世紀中葉DNA技術的突破,還是zui近一些年在生命科學領域被熱捧的冷凍電鏡技術都是如此。2017年度,來自美國、英國和瑞士三個(ge) 國家的三位科學家甚至還憑借上個(ge) 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葉的冷凍電鏡技術突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在其他眾(zhong) 多科技領域,往往也是這樣的發展軌跡。也就是說,很多時候,科研儀(yi) 器研發與(yu) 科學基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一對孿生兄弟。科研儀(yi) 器對科技的巨大推動作用,如果我們(men) 沒有清醒的認識,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路上我們(men) 將會(hui) 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 實際上,這些年中國科技的發展已經存在這樣的一些隱憂,盡管中國科技發展速度快,但是我們(men) 的很多研究成果放到平台上依舊還是跟隨性研究、模仿性研究,甚至有大量的成果是水平不高的重複性研究,這樣導致的一個(ge) 嚴(yan) 重後果是,在重大原創性科技成果方麵,中國的突破受到嚴(yan) 重羈絆。這些年,世界上眾(zhong) 多劃時代的科技突破,常常難以看到中國科學家的身影,與(yu) 此也有很大的關(guan) 係。 目前,我們(men) 的國產(chan) 科研儀(yi) 器主要存在三個(ge) 方麵的問題: 其一,由於(yu) 研究製造能力不足,中國還沒有形成供應鏈完善的先進精密儀(yi) 器供應產(chan) 業(ye) 鏈,先進儀(yi) 器嚴(yan) 重匱乏,進行有關(guan) 研究科研人員不得不花高價(jia) 錢國外采購。就是國內(nei) 已經能夠生產(chan) 的很多儀(yi) 器,有相當一部分也都存在原創性不足的問題,因為(wei) 大量模仿製造,有時就會(hui) 麵臨(lin) 知識產(chan) 權方麵的一些困擾。 其二,就是我們(men) 能夠製造的眾(zhong) 多科研儀(yi) 器,有很多耐用性、精密程度不夠也常常讓研究人員大傷(shang) 腦筋。這背後的核心問題是“工匠精神”的匱乏,精工製造沒有被儀(yi) 器製造人員當成不二的法則。當然這個(ge) 問題也是我國其他眾(zhong) 多工業(ye) 產(chan) 品這些年一個(ge) 共同的毛病。 其三,科研人員過於(yu) 迷戀進口科研設備,以采購進口科研儀(yi) 器為(wei) 榮,很多國內(nei) 已經很普遍的普通科研儀(yi) 器,也常常被進口取代。由於(yu) 國產(chan) 儀(yi) 器的需求受到限製,就難以進入良性循環發展狀態。 毋庸置疑,中國科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國家的高度重視與(yu) 支持,不斷加大的科研經費投入起到了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大量的費用都被用來買(mai) 了設備,針對科研人員的投入就必然減少,這就會(hui) 影響科技發展前景的步伐。如果采購的儀(yi) 器中,大量能夠通過國產(chan) 化采購解決(jue) ,大量節省的科研經費就可以用到科技人員身上。 現在和未來,我們(men) 暫時自己搞不了的科研儀(yi) 器,還是要通過進口解決(jue) 。但是我們(men) 不能將這些例子作為(wei) 一個(ge) 普遍規律,來證明中國科研人員隻要購買(mai) 國外科研儀(yi) 器就夠了。 當前,國產(chan) 科研儀(yi) 器落後羈絆中國科技發展,已經是一個(ge) 客觀事實,如果還是普遍依賴於(yu) 進口采購,中國的原創科技發展整體(ti) 走向世界前沿就會(hui) 麵臨(lin) 著越來越大的挑戰。 編輯點評 建設我國科技強國,不僅(jin) 需要科研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也需要完善和建設科研鼓勵機製。此外,基礎研究在整個(ge) 科研工作中zui為(wei) 關(guan) 鍵,基礎研究是基石,為(wei) 科研成果轉化、科學技術創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原標題:科研強國首先應是科學儀(yi) 器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