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塑料亦可釋放溫室氣體 儀器助力溫室氣體監測
【中國化工儀(yi) 器網 行業(ye) 動態】曾幾何時,人們(men) 為(wei) 發明塑料而欣喜若狂,但僅(jin) 在短短100年內(nei) ,塑料卻為(wei) 人們(men) 帶了更大的問題——白色汙染。實際上,塑料的危害或許並不於(yu) 我們(men) 目前所看到的那樣。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曾發現分解中的塑料袋可釋放溫室氣體(ti) 。其中詳情,或許還需借用儀(yi) 器設備來一探究竟。
據報道,當塑料被陽光照射開始分解後,不僅(jin) 會(hui) 釋放出熱量,還會(hui) 產(chan) 生乙烯與(yu) 甲烷。此外,研究人員為(wei) 了查明塑料實際所釋放的氣體(ti) ,也做了相關(guan) 的氣體(ti) 釋放監測工作。終,實驗結果顯示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空氣環境中所釋放的氣體(ti) ,其質量將會(hui) 高於(yu) 其他材料在各種環境下所釋放的氣體(ti) 。不僅(jin) 如此,低密度聚乙烯在被陽光照曬越久,就會(hui) 釋放更多的溫室氣體(ti) ,並且低密度聚乙烯粉末排放出的甲烷是低密度聚乙烯的500倍。 或許,大家對低密度聚乙烯一詞並不熟悉。據小編所知,低密度聚乙烯又可稱為(wei) 高壓聚乙烯,其主要被用於(yu) 製作為(wei) 薄膜產(chan) 品,即我們(men) 常用的塑料袋、保鮮膜、食品包裝材料等。由此可見,我們(men) 常用的塑料製品,反而對溫室氣體(ti) “貢獻”大。 麵對日趨嚴(yan) 重的溫室氣體(ti) ,除了老生常談地加強環保意識,少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以外,我們(men) 該關(guan) 注的還有溫室氣體(ti) 監測技術。 溫室氣體(ti) 監測作為(wei) 大氣環境科學的重要課題之一,該項工作的開展可有效協助人們(men) 完成溫室氣體(ti) 分布的評估,積極應對環境氣候的變化。據了解,溫室氣體(ti) 的監測可細分為(wei) 本低濃度監測、排放監測及高空監測幾類。其中,各式各樣的儀(yi) 器設備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4年,我國建立的本底基準觀象台,就利用了氣相色譜-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在線觀測大氣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含量。為(wei) 監測城市汙染大氣中溫室氣體(ti) 以研究其長期變化規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大氣化學實驗室還曾自行研製了一套以HP5890氣相色譜分析為(wei) 分析器的溫室氣體(ti) 自動監測係統。此外,可調諧半導體(ti) 激光吸收光譜、傅裏葉變換紅外光譜同樣可用於(yu) 環境中溫室氣體(ti) 的監測。 而當紅外傳(chuan) 感器遇上人造衛星時,它便可用於(yu) 大氣痕量光譜特征的診斷。相較於(yu) 利用地麵上的環境監測站監測大氣痕量氣體(ti) ,這種溫室氣體(ti) 監測方法則具有快速、經濟、全麵、宏觀、可重複等優(you) 點。 我國作為(wei) 一個(ge) 以煤為(wei) 主的能源生產(chan) 和消費大國,溫室氣體(ti) 排放情況自然不容樂(le) 觀。此次夏威夷大學的研究發現,或許又會(hui) 將溫室氣體(ti) 減排工作推向另一個(ge) 方向。另外,從(cong) 早些年寥寥幾條節能法規的頒布,到如今控製溫室氣體(ti) 排放工作的嚴(yan) 格落實,國家在環境保護上所作出的努力已有所成效。因此,我們(men) 也應當從(cong) 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在辦公室中少用一張紙,通勤路上少開一次車,一齊助力環境保護!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TA說-知識分子、鋁道網、百度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