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年度盤點:2018傳感器技術出新成果
【中國化工儀(yi) 器網 本網視點】 作為(wei) 一項高新技術,傳(chuan) 感器一直是當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標誌。隨著各國對傳(chuan) 感器技術的重視,傳(chuan) 感器市場不斷擴大。2012年,傳(chuan) 感器市場不足1000億(yi) 美元,到2013年,其規模已經增長到1055億(yi) 美元,2017年突破至2000億(yi) 美元……下麵,就讓我來盤點一下2018年誕生的各類新型傳(chuan) 感器技術。
可自然降解傳(chuan) 感器 2018年5月14日,英國《自然·電子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研究動物的論文中,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可移植、可伸展的應變及壓力傳(chuan) 感器,可以在有效使用期結束後自然降解。該裝置將用於(yu) 實時監測受損軟組織所受的微弱應力和壓力變化,有助於(yu) 為(wei) 患者設計個(ge) 性化的康複方案。 此外,美國退伍軍(jun) 人事務部研究人員佩吉·福克斯、斯坦福大學鮑哲南及他們(men) 的同事,報告了一種由*生物可相容材料構成的、可伸展、可生物降解的應變及壓力傳(chuan) 感器。這一可移植傳(chuan) 感器具有高靈敏度,能夠區分小到0.4%的應變和12Pa的壓力(一粒鹽產(chan) 生的壓力)變化。 相比於(yu) 一般的傳(chuan) 感器,可降解傳(chuan) 感器大的優(you) 勢在於(yu) 能夠在預定的使用期限結束後,自然降解,避免二次手術的損傷(shang) 。 新型非標記Cyt c傳(chuan) 感器 中國科學院蘭(lan) 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邱洪燈研究員帶領的“百人計劃”研究團隊,利用Cyt c對氮摻雜碳量子點(N-doped CDs)的熒光淬滅效應,建立了一種簡單、快速、靈敏的新型非標記Cyt c傳(chuan) 感器。 該探針可用於(yu) 依托泊苷(市售抗癌藥物)作用下HepG 2細胞內(nei) Cyt c釋放含量的檢測與(yu) 成像,並實現了斑馬魚體(ti) 內(nei) Cyt c的成像分析。通過對係列抗腫瘤藥物先導分子的初步篩選表明,Shi和GA對HepG 2細胞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有望在腫瘤治療中發揮作用。 氮原子大小量子傳(chuan) 感器 2018年3月前後,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ti) 物理研究所(IAF)和馬普固體(ti) 研究所發布消息稱,其科研人員共同研發出一種量子傳(chuan) 感器,未來可用於(yu) 測量微磁場,如硬盤磁場和人腦電波。 新研發的量子傳(chuan) 感器則可測量這類用在未來硬盤上的微小磁場。新型量子傳(chuan) 感器僅(jin) 有氮原子的大小,作為(wei) 載體(ti) 物質的是一種人造金剛石。金剛石具有很好的機械和化學穩定性以及*的導熱性能,可通過引入硼、磷等外來原子,將晶體(ti) 製成半導體(ti) ,且非常適用於(yu) 光學電路。 納米光傳(chuan) 感器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肖雲(yun) 峰研究員和龔旗煌院士帶領的課題組,成功製備了基於(yu) 納米光纖陣列的全光傳(chuan) 感器,新傳(chuan) 感器的單顆粒粒徑分辨率達到10納米。大氣中超細顆粒物的檢測有了低成本便攜式利器。 課題組利用這一傳(chuan) 感器對2015年和2016年北京冬季大氣細顆粒物進行了持續監測,直接獲得了百納米尺度細顆粒物的粒徑分布信息及實時演化圖,以此數據為(wei) 基礎計算得到的細顆粒物質量濃度數據與(yu) 公布的數據趨勢符合良好,展示了此成果具有較高的應用價(jia) 值。 在線密度傳(chuan) 感器L-Dens7X00係列 由安東(dong) 帕研發的L-Dens 7000 傳(chuan) 感器係列無需任何維護,可輕鬆集成到生產(chan) 過程環境中。傳(chuan) 感器可數十年提供高精度的結果,幫助用戶實現長時間的高質量檢測。 L-Dens 7000 係列傳(chuan) 感器結構緊湊並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安裝到局促的空間中,同時可以滿足飲料、石油、化工、製藥或乙醇生產(chan) 行業(ye) 的係統要求。與(yu) 以往產(chan) 品相比,可謂是有了質的飛躍。 為(wei) 了更好地促進傳(chuan) 感器技術的發展,我國還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和科研投資力度,改變科研設備落後的狀況。事實上,傳(chuan) 感器技術的重要性正在與(yu) 日俱增,我們(men) 要加大資源投入規模和力度,推動信息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