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地球一小時”活動順利舉行 科研儀器如何助力低碳環保
【中國化工儀(yi) 器網 行業(ye) 動態】“流光溢彩,燈火通明”上海外灘因為(wei) 其繁華而又美輪美奐的夜景被眾(zhong) 多遊客津津樂(le) 道、念念不忘,當時,倘若你在3月30號那晚去外灘,你看不到閃爍的燈帶,體(ti) 會(hui) 不到明珠塔上彩燈的此起彼伏,因為(wei) 那,上海參與(yu) 了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
事實上,“地球一小時”活動早在2007年就開始舉(ju) 行了,其目的主要是通過熄燈這一個(ge) 簡單的行為(wei) ,改變人民對於(yu) 碳排放的認識,呼籲大家節約資源。當然,從(cong) 科學的角度來說,“地球一小時”的意義(yi) 僅(jin) 在於(yu) 環保意識的推廣上,對於(yu) 實際的減少碳排放其實意義(yi) 並不大,甚至一定程度上還會(hui) 起到反效果,並且會(hui) 引起瞬時用電負荷驟降,終勞民傷(shang) 財。那麽(me) ,作為(wei) 一個(ge) 儀(yi) 器人,今天我們(men) 就來聊聊如何從(cong) 科學儀(yi) 器的角度助力低碳環保。 對於(yu) 大多數人來說,了解到低碳這個(ge) 詞前,應該都聽過另外一個(ge) 詞——溫室效應。事實上,低碳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就是意指較低或者更低的溫室氣體(ti) 排放,換言之,低碳的目的之一就是為(wei) 了緩解日趨嚴(yan) 重的溫室效應。 相對的,既然低碳的方式能緩解溫室效應,那麽(me) 解決(jue) 溫室效應自然也離不開對溫室氣體(ti) 的控製,而這裏所要用的方法,便是對溫室氣體(ti) 的檢測監管。目前,常見的溫室氣體(ti) 包括二氧化碳(CO₂)、氧化亞(ya) 氮(N₂O)、甲烷(CH₄)……而這些氣體(ti) 其實是日常生活中、工業(ye) 生產(chan) 上,難以避免的產(chan) 物。想要針對這些溫室氣體(ti) ,直接的辦法就是監管其源頭,即工業(ye) 廢氣排放監測、汽車尾氣排放監測、農(nong) 村廢氣排放監測。 隨著環境檢測儀(yi) 器的飛速發展,業(ye) 內(nei) 已經出現了不少完善的廢氣在線檢測係統,通過在主要的工業(ye) 生產(chan) 去建立起這個(ge) 係統,便可以較為(wei) 直接的在廢氣排放階段就實時監控溫室氣體(ti) 排放狀況。此外,便攜式汽車尾氣檢測儀(yi) 的出現,以及城市主幹道上空氣多參數監測裝置的建設也基本可以完成道路溫室氣體(ti) 排放的監測工作。 不僅(jin) 如此,近年來傳(chuan) 感器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了儀(yi) 器巨大的可能性,在世界各地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下,各國陸續開始建立、完善相關(guan) 的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台,借助溫度傳(chuan) 感器、氣體(ti) 傳(chuan) 感器等模塊化的檢測組件,配合相關(guan) 的激光分析、快速采樣技術,越來越多適應不同場合的碳排放檢測裝置被研發出來,為(wei) 碳排放監測提供了更完善、更多樣的設備支持。 除了碳排放監測,如何有效的避免溫室氣體(ti) 的產(chan) 生同樣是我們(men) 需要思考的問題,無論是煙氣脫硝還是石油純化,其目的之一,都是減少不必要的溫室氣體(ti) 的產(chan) 生。 文章後,小編還是要提一下“地球一小時”的話題,大氣汙染終究是一個(ge) 全民性的問題,而一個(ge) 活動,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這個(ge) 問題,一定程度上就已經達到了它的目的。但是,我們(men) 應該學會(hui) 用更好的方式去實施環保的行為(wei) ,就像許多時候熄燈點蠟燭,產(chan) 生的碳排放其實更高。環境保護從(cong) 來不是形式主義(yi) ,但小編也相信,在居民意識提升的背景下,明天會(hui)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