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化工園區釀巨變 提升準入門檻後再迎新“準考證”
【化工儀(yi) 器網 行業(ye) 動態】“十三五”時期內(nei) ,化工企業(ye) “退城入園”趨勢有望逐步蔓延開來。公開資料顯示,國內(nei) 化工企業(ye) 大多依水而建,在沿江、沿河地帶,各種化工項目星羅棋布。但與(yu) 此同時,如何同城市和諧相處卻一直待解,而首要條件便是契合環保導向。 曾經一度被視作“印鈔機”的化工行業(ye) ,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新增關(guan) 鍵詞:環保風暴。 即便放在今天,化工不僅(jin) 更具有經濟效益,也始終躋身利潤較高“奶牛”。但與(yu) 此同時,急於(yu) 發展的經濟落後地區大量吸聚化工產(chan) 業(ye) ,在獲得可觀經濟收益的同時,卻始終未能匹配上消除隱患的能力。當前化工行業(ye) 的壓力在於(yu) 安全環保和社會(hui) 壓力,以及“化工入園”尚未完成。相關(guan)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後,存在廢棄物收集處置能力不足、運營監管不到位等突出問題。 近日公布的一份征求意見稿將使化工園區的環境治理加速。根據網上流傳(chuan) 的江蘇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江蘇省化工行業(ye) 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要求,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企業(ye) 減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企業(ye) 不超過1000家。《意見稿》顯示,將從(cong) 規劃、投資、技術、質量、安全、環保、能耗、用地等方麵提高行業(ye) 準入門檻,且全省不新增化學農(nong) 藥生產(chan) 企業(ye) (含化學合成類和物理複配類)。 在此基礎上,江蘇將推動生活汙水、工業(ye) 廢水、生活垃圾、危險廢物、汙泥處理和清潔能源供應和工業(ye) 集聚區監測監控等7大類重點工程,總投資超過1699億(yi) 元。如何擁抱綠色轉型、實現華麗(li) 轉身,成為(wei) 擺在我國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ye) 麵前急迫和現實的問題。隨著國家環保力度加大,環保風暴進一步升級,將對化工園區“綠色化”要求提高,環保政策給園區帶來了一係列的影響。 為(wei)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山東(dong) 、浙江和河北等地近日陸續發布化工園區治理政策,涉及禁止新增化工園區等內(nei) 容。涉及重點區域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和整頓撤銷基礎建設薄弱、管理不規範的中小型園區等。“入園”已成化工行業(ye) 布局共識。園區一方麵可以給化工廠提供統一的汙水、廢氣、固廢處理係統,要是每個(ge) 工廠都自己建一套是很困難的;另一方麵則有利於(yu) 形成化工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減少危化品運輸風險、降低企業(ye) 運營成本。 從(cong) 2016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大力開展環境保護治理工作,近兩(liang) 年國內(nei) 化工行業(ye) 內(nei) 部已經逐步呈現行業(ye) 整合、企業(ye) 安全和環境管理升級的趨勢。環保大背景下,入駐化工園區成為(wei) 很多化工企業(ye) 的選擇,一時之間,全國各大化工園區“一票難求”。而在業(ye) 界人士看來,環保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推進的同時,各省化工企業(ye) 的入園率將不斷提升,各化工園區的發展特點將越來越明顯。 江蘇省對化工行業(ye) 的整頓,或將成為(wei) 化工行業(ye) 變革的開端,供給端的變化將傳(chuan) 導至更多行業(ye) 。環保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推進的同時,各省化工企業(ye) 的入園率將不斷提升,各化工園區的發展特點將越來越明顯。誠如未來各地化工園區的環境治理市場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據不*統計,到2018年底預計化工園區數量減少為(wei) 480家左右。新增化工園區受限,不成熟化工園區被整合撤銷,將進一步推動化工企業(ye) 整合升級,淘汰落後中小企業(ye) ,加速行業(ye) 洗牌。 從(cong) 長期來看,行業(ye) 內(nei) 小規模企業(ye) 淘汰出清,行業(ye) 內(nei) 部整合加速,將會(hui) 帶來行業(ye) 進入壁壘提高,行業(ye) 集中度提升。那些依靠破壞生態、汙染環境、盲目消耗資源換取一時發展的地方和企業(ye) 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環保整治導致行業(ye) 供給收縮,化工產(chan) 品價(jia) 格大幅上漲,企業(ye) 盈利狀況將有所改善。隨著環保、安監標準提高,產(chan) 能向環保、技術優(you) 勢企業(ye) 集中趨勢更為(wei) 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