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返青”粽葉流入市場 科學檢測方法帶你辨別
【化工儀(yi) 器網 本網視點】 距離端午節還有半個(ge) 多月,各位吃貨們(men) 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在傳(chuan) 統節日裏中國人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美味佳肴,而粽子便是端午的主角。現在市麵上已經開始出售各種口味餡料的粽子了,白白胖胖、香甜軟糯的粽子包裹在翠綠的粽葉裏,不禁讓人垂涎三尺。
然而,近期網絡上有消息稱市場上出現的碧綠色鮮粽葉其實是用幹粽葉或者是老粽葉加入化學品蒸煮而成,其銅含量嚴(yan) 重超標。為(wei) 弄清事實真相,有關(guan) 媒體(ti) 記者走訪了幾家農(nong) 貿市場,對售賣的粽葉進行了隨機調查,結果發現一些小加工作坊為(wei) 了節約成本確實會(hui) 采購幹老粽葉,通過二次加工再拿到市場上售賣。那麽(me) ,幹老粽葉是如何“喬(qiao) 裝打扮”成新鮮粽葉的呢?據有關(guan) 專(zhuan) 家介紹,一些不法商家會(hui) 在幹老粽葉中加入硫酸銅,再經過20分鍾的浸泡蒸煮,老粽葉就會(hui) 變得翠綠,賣相好。 據了解,硫酸銅是一種無機化合物,誤食硫酸銅會(hui) 可造成嚴(yan) 重腎損害和溶血,出現黃疸、貧血、肝大、血紅蛋白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等症狀,長期接觸可發生接觸性皮炎和鼻、眼粘膜刺激並出現胃腸道症狀。聽到這些,想必各位吃貨們(men) 都嚇得趕緊放下自己手中的粽子了吧。粽葉雖然有毒,但是粽子作為(wei) 傳(chuan) 統節日的象征,本身是無辜的。我們(men) 不可能因為(wei) 有毒粽葉而摒棄粽子。那麽(me) 在日常購買(mai) 粽葉時,我們(men) 該如何識別這種通過化學品加工的"返青粽葉"呢?別急,有關(guan) 專(zhuan) 家給我們(men) 支了兩(liang) 招。 個(ge) 辦法是把粽葉在開水裏蒸煮一下,然後觀察湯水的顏色。一般來說,經過新鮮粽葉蒸煮的湯水是枯黃色,而硫酸銅處理過的粽葉泡完水之後,湯水是綠色的。另一種辦法是在煮過粽葉的湯水中加入一枚銀白色鐵釘,如果鐵釘變成黑色,粽葉就是經過硫酸銅浸泡過的。其原理是鐵釘的主要成分是鐵,鐵遇到硫酸銅,會(hui) 發生置換反應,把裏麵的銅離子置換出來,鐵釘變黑其實是表麵附著著被置換出來的銅。 硫酸銅我們(men) 尚且能夠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辨別出來,但是一些黑心商家使用價(jia) 格低廉的工業(ye) 硫酸銅對粽葉進行染色,此時,僅(jin) 通過簡單的方法我們(men) 很難辨別返青粽葉,因此,采用科學的檢測方法對粽葉進行檢測就很有必要了。*,工業(ye) 硫酸銅的重金屬含量很多,其中鉛、汞、砷,這些重金屬對人體(ti) 危害較大。對於(yu) 汞含量的檢測我們(men) 可以采用冷原子吸收法和氫化物原子熒光光度法;檢測砷含量我們(men) 可以采用氫化物原子熒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氫化物原子吸收法;而鉛的檢測我們(men) 則可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微分電位溶出法、雙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 然而,科學檢測方法隻適用於(yu) 專(zhuan) 門機構的檢測,對於(yu) 普通群眾(zhong) 來說成本太高,而且很難實施。因此,國家有關(guan) 部門應加大對市場亂(luan) 象的整治力度,嚴(yan) 厲打擊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為(wei) 人們(men) 的舌尖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