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hth下载链接網站!
產品列表

—— PROUCTS LIST

新聞動態News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顯微鏡下原子內部電場現形 未來或可直接觀察原子結合過程

顯微鏡下原子內部電場現形 未來或可直接觀察原子結合過程

點擊次數:1654 更新時間:2017-06-12

[導讀] 日本東(dong) 京大學柴田直哉準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目前先進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和多分區檢測器,成功觀測到金原子內(nei) 部電場的分布情況——該電場分布在原子核與(yu) 電子雲(yun) 之間不到0.1納米的區域內(nei) 。成果對觀察原子內(nei) 部精密結構極為(wei) 重要,使未來直接觀察原子間如何結合成為(wei) 可能。

  日本東(dong) 京大學柴田直哉準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目前先進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和多分區檢測器,成功觀測到金原子內(nei) 部電場的分布情況——該電場分布在原子核與(yu) 電子雲(yun) 之間不到0.1納米的區域內(nei) 。成果對觀察原子內(nei) 部精密結構極為(wei) 重要,使未來直接觀察原子間如何結合成為(wei) 可能。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的大小決(jue) 定對影像的分辨能力,目前先進鏡片技術的影像分辨力可達0.05納米以下。電子探針可以檢測出由原子產(chan) 生的散射信號,因此可實現原子可視化。盡管到目前為(wei) 止,電子顯微鏡可觀測到原子,但直接觀察原子內(nei) 部結構(原子核及電子雲(yun) )卻極為(wei) 困難。

  研究小組使用分辨能力達0.05納米以下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和他們(men) 開發的多分區檢測器,對一個(ge) 金原子內(nei) 部進行觀測,結果發現,在帶正電荷的原子核與(yu) 帶負電荷的電子雲(yun) 之間電場的影響下,電子束的行進角度和位置發生了變化,從(cong) 而直接觀察到了原子內(nei) 部的電場分布,成功捕捉到了原子內(nei) 部電場從(cong) 原子核向電子雲(yun) 方向湧動的情形。

  目前,電子顯微鏡廣泛應用於(yu) 物理化學、電子信息工程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也在半導體(ti) 設備、醫療、信息通信、能源等產(chan) 業(ye) “大顯身手”。提高電子顯微鏡的性能,對納米技術研究尤為(wei) 重要。該研究小組的下一步計劃是,挑戰直接觀察原子間如何結合這一難題。

  該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訊》網絡版上。

版權所有 © 2025 hth下载链接  ICP備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