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UCTS LIST
快檢儀器 食品安全的一麵“照妖鏡”
【中國化工儀(yi) 器網 行業(ye) 動態】運用的檢測“黑科技”,不到10秒鍾,就能實時鑒定食品真偽(wei) ;隻需3分鍾,重金屬殘留、農(nong) 藥殘留就能立刻“現形”……這是12月7日召開的2017年第十屆(武漢)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及監控管理高峰論壇上,全國農(nong) 業(ye) 安全檢測“大咖”帶來的技術。該論壇由武漢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環境與(yu) 安全研究所和武漢中科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 水牛肉?黃牛肉?7秒鍾還你真相 2014年,由英國教授發明的“iKnife”智能手術刀曾經轟動世界,它能讓外科醫生知道正在切除的組織是不是癌變組織。 iKnife的探針可使用電荷燒穿人體(ti) 組織,並從(cong) 被燒灼的人體(ti) 組織所散發出的蒸氣中提取有用信息。這些蒸汽將被導入一個(ge) 質譜儀(yi) ,從(cong) 而對其化學成分進行分析。通過將蒸氣的化學特征與(yu) 數千種人體(ti) 癌變和非癌變組織的特征進行對比,iKnife能讓外科醫生知道自己正在切除哪種類型的人體(ti) 組織。 今年,沃特世公司研發出新係統,成功實現了食品真偽(wei) 的實時鑒定。 比如說,你買(mai) 到的牛肉是黃牛肉還是水牛肉?肉眼很難分辨。將“iknife”插入肉中,通過燒灼後產(chan) 生的氣態離子,在質譜儀(yi) 中進行分析,與(yu) 生物標誌物進行對比,隻需要7秒就能辨明,並出具報告。 檢測數據表明,準確率達到94%到98%。根據魚類被捕撈時的應激反應不一樣,這項“黑科技”還能識別捕撈方式,是垂釣還是拖網一清二楚。 而傳(chuan) 統方法比如分子生物學等,需要取樣到實驗室,耗費大量時間以及成本,無法在生產(chan) 線上或零售現場進行檢測。 這項技術,不僅(jin) 可以分辨出動物組織,連開心果、黃油、蜂蜜等也能“一眼辨明”。它還能幫助進行特產(chan) 鑒定,比如博洛尼亞(ya) 香腸、勃朗特開心果、帕瑪森奶酪等產(chan) 品,是不是原產(chan) 地,是不是“原配”,一檢便知。 重金屬?農(nong) 藥殘留?3分鍾快速檢出 武漢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環境與(yu) 安全研究所所長、國家973科學家曾令文介紹了生物傳(chuan) 感器的應用。 zui有名的生物“傳(chuan) 感器”,莫過於(yu) 一隻鳥。過去,礦工下礦時,為(wei) 了提前知道礦井中的一氧化碳濃不濃,他們(men) 會(hui) 將鳥放在鳥籠中下礦,如果有一氧化碳,鳥兒(er) 就煩躁不安。 然而,生物傳(chuan) 感器從(cong) 提出到應用,需要很長時間。“到目前為(wei) 止,zui廣泛的應用有試紙條和血糖儀(yi) 兩(liang) 種。”曾令文說,這兩(liang) 種應用的市場都非常大。 街頭巷尾的菜市場,是市民買(mai) 菜的,其食品安全牽動著千家萬(wan) 戶。今年,該院推出了重金屬快速檢測試劑盒。帶上它,水中的重金屬,食品中的蘇丹紅、孔雀石綠、甲醛等違法添加劑,現場隻需要幾分鍾就能檢測出來。 食品快速檢測市場潛力巨大。有研究數據表明,2016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儀(yi) 器需求規模達到600多億(yi) 元,其中食品快檢市場規模已超過20億(yi) 元。2015年,我國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規定,快速檢測可以在執檢測中使用,作為(wei) 行政處罰的依據。 近年,國內(nei) 湧現出了一批食品快檢儀(yi) 器檢測生產(chan) 廠商,其中產(chan) 值過億(yi) 的食品快檢企業(ye) 有勤邦生物、維德維康、吉大·小天鵝、廈門斯坦道、華夏科創等。 7日的論壇上,迪澳生物帶來的核酸恒溫擴增熒光檢測技術,可以快速檢測動物源性。牛羊雞鴨等常見肉食動物中,如果有摻假,立刻可獲知。 霆科生物帶來的農(nong) 殘快檢技術,一張芯片一次可以檢測12個(ge) 樣本,10分鍾,現場就能對水果、蔬菜、水中的有機磷等農(nong) 藥殘留準確檢測。“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需求還在不斷增長中。”曾令文介紹,武漢市已完成106家快速檢測室規範建設,分布在全市16個(ge) 城區,蔬菜檢測結果每日在市場醒目位置向消費者公示。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要求,所有的大型農(nong) 貿市場,都將建立快速檢測點。 編輯點評 《管子•牧民》言“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從(cong) 古至今,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都是政府及老百姓zui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食品快檢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越來越多的食品快檢儀(yi) 器生產(chan) 廠商應運而生。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於(yu) 食品快檢準確性和效率的考驗,如何在保證檢測效率的同時保證檢測的準確性,是快檢儀(yi) 器生產(chan) 廠商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 (原標題:快檢“神器”,守護舌尖上的安全)